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横明 第528章 清流的反击

李汝华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

可是啊,老顽固们,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透彻

“李大人,你说的话,或许是事情。但是,谁又能保证,人家国外是真的有需别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借机把酒卖到国外,实则是在偷偷贩卖吧。毕竟现在我大明国丧期间,寻常人是不允许宴饮。”

“你!”

李汝华几乎被这个老顽固的话气笑了。

偏偏啊,他还骂不得,因为,对方的年纪,看起来比方从哲都大!

也不知道,当初泰昌登基的时候,是谁从哪个角落里将这个黄图埋到胸口的老家伙挖了出来。

常言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那也要看清形势,如果是饱学大儒或者是老资格有能力有见识的官员也行。

但是,看眼前这位胡子花白的老家伙,怎么都像是那种,把别人熬死以后,留下的最平庸之辈。

因为别人都死了,他辈分高,就成那个权威之人!

此人存在感之低,以至于李汝华都想不起来他叫什么,看站立的位置,也不是大官。这个岁数还能在朝廷当个小官,也真是难为他。

“大人,怎么,我大明商人也是忠君爱国的好商人,朝廷既然说不让宴饮,他们断然不会将造出来的酒随便的卖给宴饮的人家。要是大人不信的话,大可以去一家一家监视他们的出处,看看谁敢!”

说到后边,李汝华已经着急了,就差眼睛喷火。

这都是什么样的人!

当初户部犯难的时候,他们这样的老东西,是半个屁都不敢放,生怕找他们要钱一样。

现在倒好,商人们辛辛苦苦想出来赚钱的法子,这些人却还要来捣乱。

还是不是人

也难怪阁老不愿意和清流打招呼,虽然他们有时候会明事理,但是在改革这个事情上,似乎一直在唱反调啊!

“老夫一把年纪,自然是有心无力,要是年轻个二十岁,不劳李大人吩咐,这就自请去监督那些人!”

一句话差点将李汝华噎住。

他倒是忘了,清流虽然大多时候也是嘴炮,但是真要是逼急了让他们干,他们也是能干!

不像东林党有些人,只剩下嘴炮,一说真的去干,纯粹缩的没有影子。

“老大人不能去,我们去,我从酿酒开始,就去酒厂看着那些人,看看他们敢不敢将酒卖给大明的子民!”

李汝华听到这话,还没什么,毕竟他不是那么敏感。

但是徐光启就不一样了,作为技术官员出身,他自然知道,在方书安的产业里,每一个都有很多的技术机密在其中。

若真是让这些人去现场监督,那么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这个事情不能答应!

说时迟那时快,还不在别人表态的时候。

徐光启噌的站出来,“陛下,此事不可!”

李汝华纳闷了,他们想去就去吧,还能怎样,答应他们,整个事情就能够顺利的推进。

现在突然改变主意,谁敢保证这些老家伙们,不会继续出幺蛾子

“徐大人……”他伸手招呼着徐光启,想要控制一下节奏,或者至少两人有个沟通。因为他不清楚,徐现在站出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大人,请听我一言。”徐光启朝他拱拱手,便继续说着,“陛下,此事不可!”

泰昌也有些纳闷,徐光启不是和方书安站在一条战线么,怎么现在突然跳出来,难道是有什么内部矛盾

不过,身为内阁大学士,泰昌也只能先听听他的话。

“诸位大人,徐某有一言,先听完,再做决定也不迟!”

徐光启拱拱手,便展开自己的意见。

“众所周知,方小子他们弄出来的技术方案,每一种都是独一无二的创新,即便是已经存在的东西,在他们的改良下,也能成为最优的组合。

而这些,恰好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试想,如果有人去现场看着,那么,他们的机密便会暴露在人前!再次,也不是不相信谁,毕竟人多嘴杂,万一有人不小心流传出去,那么他们费尽心思琢磨出来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别人知晓。

那样的话,以后还有什么心思去琢磨新东西,如何能造出来好东西卖给番人,去挣他们的钱所以,我怕并不同意从最开始就看!”

“徐大人,你这是不相信我们的为人了你怎么就敢说,我们的人就一定会泄密呢或许是那些伙计们说出去呢”

“就是,不想从一开始就看着,难道是当中有何猫腻不成莫非是容易被人发现当中的机密”

徐光启一番话,马上跳出来两个人来反对。

要命的是,这些人说的还真有些道理!

总不能说,他们一定能泄露机密,而且把,源头藏起来产量,别人也不知啊!

“怎么,你们也说了,不敢保证一定能泄露,那万一呢凭什么让商人们将自己的秘密交给被人的手里去掌握。换做是你们,愿意么”

徐光启气愤的说着。

“大丈夫当为国为民,不过是自己的一己私利,拿出来,让给大明的利益,有何不可!难道他们的圣贤书,都是白读的叫他们过来,我倒要看看,谁敢说不”

随着话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

不管他们嘴上怎么说,表面上的大仁大义,道貌岸然。

但是,有人却在一边冷笑。

此人正是骆思恭,身为锦衣卫高层,他当然知道大部分官员的情况。

别人不敢说,现在正在大放厥词的这个人,看上去人模狗样,其实则是一肚子男盗女娼。

此前锦衣卫在追踪别的案件时候,可是无意中查到,他帮别人办事情的时候,竟然将一对母女齐齐收到帐下!

要不是因为那两人是主动在先,骆思恭当时就要想办法将他办了!

哪知道那会儿仁慈一番,现在他却在此处装起了大瓣蒜

正在朝堂焦灼的时候,门外侍卫大声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