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墟无塬 第五十九章 通天之鼎

“布头,焦炭,矿石都已到齐,按照每年的惯例这几天风向正面而来,风力大,持久。”老者过来告诉布头说道。

布头收回思绪,几步来到通天之鼎前,检查了一下鼎中干木柴。

” 好!准备, 焦炭,先铺设了一层。”

“是!”几名待命的工匠答应一声,立即行动。

焦炭铺设完毕,布头继续发令道:“铺设矿石。”

“是!”

一切准备完毕。

“点火!”

老者亲自拿起了火种,布头看了看老者,此时老者也向他这里望了望,布头点了点头,老者将火种送进了通天之鼎内。

木柴燃起,先是浓烟,后是烈焰,焦炭也燃烧起来。

半炷香时间过去。

布头吩咐道:“打开一点点风道之源。”

“是!”

接着风道被打开一点点,极少量的风进入通天之鼎,焦炭燃烧旺盛了一些。

鼎内温度也在持续升高。

布头吩咐道:“从通天之鼎顶端的侧口丢进一批矿石,然后再投进一批与矿石等量的焦炭,如此这般一批焦炭一批矿石,始终保持鼎是满的。”

“是!”

布头下令道:“风道之源开至七成量。”

风道之源被缓缓开至七成量。

顿时鼎内风与火轰鸣,矿石接连爆裂的砰砰砰声,响成一片。

老者老脸上带着笑容,有担心,更有激动。

众人也都好奇加激动,都睁大了眼睛注视着坐落在面前的庞然大物,不知道此一举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除了老者与头领以外,就连头领身边的那几位老者都不知道底细。

一个时辰过去了。

通天之鼎的底部,一条由潮湿的细沙构筑成的小沟渠内流淌出了极少量的红褐色的液体。

也就是刚刚流出就立即凝固,色泽变黑,随着时间的流逝,流下来的液体越来越多。

布头走到近前用木棒不停的撬拨。

没过多久,流下来的溶液已不再凝固。

随后布头又在事先准备好的沙床内勾划出一道道小的沟沟。

此时,鼎内接连不断的流出了青红色的液体,温度高的让众人连连后退,老者老脸笑容更盛了,他知道这小子成功了。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布头在沙床内划出的小沟淌满了金属水。

布头让老者吩咐下去,就按这个流程继续下去。

布头眼里似乎出现了一支百万手持自己打造的铜戈铁戟,刀枪长矛战无不克的威武之师。

几天之后,就要进行熔炼金属的第二个环节,布头抽这个时间缠着老者学习古灵部文字,同时也在准备铸器的一些琐碎事宜。

通地之渊,这是布头取的名字,利用一个现成的深坑,再加以构筑,终达满意的程度,此时坑底铺陈了厚厚的一层木炭,木炭之上是通天之鼎练就的金属体,布头吩咐点火,随后底层木炭被点燃。

通地之渊要比通天之鼎简单的多,风道之源也比较随意,并且它整个都是密闭的,点着火就不需要做什么了。

这里用木炭而不用焦炭是有讲究的。

其实布头也不太懂,只是书上如此他只有照搬。

书上言道:熔炼第二道工序不得使金属体融化,这是金属体孕育阶段,金属体的坚韧度都是这一工序完成,不用焦炭是因为它的燃烧温度高会使金属体融化,不使用普通木头而使用木炭,是因为木头燃烧只是虚火不能产生木炭一样的高温,还有就是木头燃烧不能持久,会使金属体孕育时间不够而影响最后所得金属体的材质。

一晃时间过去了十天,正好是金属体孕育的一个周期。

通地之渊开封,布头拿过了一块金属体,在手里翻来复去的看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嗯!一番辛苦没有白费。

虽然办法笨拙了点,这也是条件所限,但总归是成功了。

一旁老者看到布头的表情动作,也是激动不已。

这十天布头可没闲着,始终在通天之鼎旁忙活,在那里他铸出了几把大锤,金属方墩,这些初生金属性脆,不能直接铸造兵器,不过这大锤与用来打铁的金属方墩都是笨重之物勉强凑合一用。

真正的好兵器是要千锤百炼的。

这里是布头的居所,头领赐予的一间小石屋。

屋外,布头也早已亲手构筑了一个小鼎,里面有自己做的金属炉条,炉条上放着煤块。

自己亲手做的风箱。

布头很是纠结,这里的人是怎么过得什么都不会做。

再一想,人家还没有发明呢,慢慢会有的,自己传给了他们金属冶炼,将会改变他们的生产力,影响他们的生活。

老者在布头的教导下拉着风箱,红红的火苗钻出煤块的缝隙,被细碎煤块浅埋在内的金属体发着红光,布头看火候已到,用金属板将金属体铲出,放在金属方墩之上。

然后拎起大锤砸了几下做了个示范,再然后就交给旁边一大汉照他的样子捶打起来。

布头心酸呀,太落后了,急金属体没有钳子,用金属板的滋味,感觉真不是那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