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少姝的山水 第43章 拜月亭外望仪采

她不由暗自称幸,随玖姐姐出来,亲览如斯美景,真是太值得了。

“喏,拜月亭到了。”玖儿朝正下方努努嘴。

少姝定睛细认,果是到了源神池上方,唯见庙宇楼阁渠然,却悄无声息。

“咦,亭中有人哪!”少姝指一指。

玖儿将食指放在唇前,并使眼色,示意她噤声。

两人似云朵一般,静雅无声地轻落在离亭外几丈外的树丛旁。

少姝的心儿突突直跳,目光像被亭中人紧紧吸附住了,一瞬都移不开。

从身形判断那人的侧影,应当是名形貌丰伟,体格壮硕的男子,他穿着一袭白色深衣,站立亭中,双臂张开,掌心朝上,取仰首望月的角度,正在向空中深长地吐纳。

但见他气一呼,便有火球般迸放光耀的小小红丸自口中喷出,直上云霄,入于月中;再一吸,那红丸则感应回落,她以口承之,不知是否错觉,但见明晃晃的月光充盈涨满了其身,俄顷,又对月呼之……如是不已,循环往复。

“咦,”少姝伸直胳膊,指向玉盘似的月亮,“那四周,星星点点,似有不止一颗的金丹呢!”

“是啊,此际修炼的怎么会只有一人”玖儿说得理所当然。

真是一副奇异的图景,少姝恍然大悟,且狐族们对月练丹时,远远看去,很易误会他们是在虔诚地拜月,这便是拜月礼的真正由来啊。

深为眼前狐仙炼丹化气,炼气化神的模样所感动,盯着那忽上忽下,颇有节律的“火球”,她不免又开始胡乱瞎操心了:“唉,太不容易了,这里离月亮好远呢,炼丹路途迢迢,何止千万里,倘或出个差池岂不是白非了”

阿玖以满是古怪的眼神看了妹妹一眼,旋即扑哧笑出了声:“还真让你说着了。”

“什么,还真有被抢夺的事情”少姝委实吓了一大跳。

“唔,是有些年头了,”玖儿皱着眉头,神色郑重,谆谆嘱道,“须知狐仙所成之金丹,不用药草,全凭精气神长年累月炼制,若是被旁人吃了,则魂可长存,不再消散,朝游北海暮至苍梧,亦如神仙,没有什么不如意的。此等失之难再的珍宝,自是断不了有歹人觊觎盘算,一定要善加护持才行啊。”

(“朝游北海”句:来源于吴承恩【约1504-1582年】的《西游记》中菩提祖师对悟空说的一番话:“自古道: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似你这半日,去不上三里,即爬云也还算不得哩。”大意是早上还在碧海游玩,晚上瞬间又回转到了苍梧住宿。后来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亦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大志,并写成其享誉“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游记一书。)

少姝轻轻扯动她的衣袂,提醒道:“那——被抢夺的事情哩”

玖儿应了声,暗笑小妮子永远不会放过听故事的机会,又耐着性子给她讲起来:“话说很久多前有个人,因被鬼卒误勾而暴毙身亡。”

“哈,运气太背了,索命还有误勾的情形”少姝张大了嘴,感觉闻所未闻。

玖儿没好气:“可不是,人要年纪大了,什么光怪陆离的事都能见到。”

“那后来呢”

“后来阎君责稽查出来纰漏,责令送其还生,不巧其尸身已然朽坏了。那小鬼畏罪,竟挑唆那人,不如窃狐仙金丹而服,可由鬼而仙。于是,两个夜间便潜伺在某狐仙身侧,待其吐息时,小鬼急抢红丹于手,交付那人吞下。”

“啊,这回怕是要轮到那狐仙倒霉了。”少姝着实捏了把汗。

“狐大惊,蓄怒欲发,决意夺回自己的命根子,但见鬼多势众,自己又失了金丹,功力大减,恐有不敌,权衡无奈之下愤恨而遁。”

(狐仙失金丹的取材:来自《聊斋志异》之《王兰》,妙趣横生的一则,本文借用了其中脍炙人口的一段情节,并向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老先生致以最崇高敬意!)

“那他怎可怎么办”

“能如何呢或者前功尽弃,不再修炼;或者从头再来罢了。”

“太可惜了,换作我也会绝难甘心!”

玖儿看她一眼,又说:“还有一条路可选,他既已辛辛苦苦修练上百年,转化成了人身,从此堕入轮回,亦可转世为人。”

“以狐的立场而言也算‘行百里者半九十’,那不是等同于放弃了狐仙之身”少姝错愕以问。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刘向《战国策秦策五》,原义是走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只能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

“说什么放弃,无论何种身形,不过权且是灵性暂居之所,执着无益。”玖儿叹息,“此外,还有甘愿舍弃修为,为着救人活命赠以金丹的例子呢。”

少姝闻言,陡生敬意:“果然是君子乐得其志啊。”

她这一声气息过重了,那亭中男子警觉,耳廓耸动的同时,立即吞丹收势,旋即一道凌厉的目光射向这边:“什么人”

姐妹俩也不好再遮着藏着了,她们推搡着,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地现身出来。

借着月光,那男子上前两步看清了少姝,脸色已变,再等看到玖儿,更是一震,堆笑作揖:“原来两位是思家的女儿啊!”

少姝也呆了呆,叫出来:“赵叔怎么会……”

原来被她称呼“赵叔”之人,乃同村的制香工赵成,是青凤姐弟俩的父亲,目下才刚知晓,他——甚至还有他的家人——也俱是出身狐族。

(赵姓狐仙:关于狐仙的姓氏,古来有一些固定的说法。唐戴孚《广异记》中,千年狐赵门福云:“千年之狐姓赵姓张,五百年狐姓白姓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亦采此说,不过有所变通:“原来狐精但是五百年的,多是姓白姓康,但是千年的,多是姓赵姓张,这胡字是他的总姓。”)

玖儿见她一时半刻说不出来话,便向来人还礼答道:“赵师傅,我们是思家的外甥女,她姓郭,我姓涂山。”

“是呢,小人已多年未见着玖儿姑娘了,一时恍惚,竟也糊涂起来,望两位姑娘万勿见怪才好。”赵成谦谦陪笑。

“我们无意冒犯,只是这个地方,偏偏大家都钟意。”玖儿抿了抿嘴角。

可不是,少姝顺着玖儿所指方向望去:夜间的拜月亭,沐浴在清辉之中,山丘下鸑鷟泉水声潺潺,古亭外古柏耸翠,细柳摇青,山涛奔彻。一轮玉璧般的明月正值中天,远处的农田、小桥、房舍、水磨……皆披上了一层银霜般的白光。缕缕轻雾从岫穴间逸出,袅袅升空,融入到天边的纤云中,已然分不清边界。

始料未及的是,梦中的狐歧夜景居然琦丽如斯,美得夺魂摄魄,哎,慢着。

“难不成,赵叔你也是在梦中”少姝她也不曲里拐弯了,直接问道。

赵成愣了愣,然后爽快承认了:“梦中修炼多些保障,即便共梦,泰半是自己人,也不必有所忌惮。”

少姝明白过来,原来妈妈说的共梦并不受人数所限,甚至还可以在不同的狐仙梦里随意“串门”,简直太好玩儿了!再者,狐仙们异能卓着,睡着了亦可精进修炼,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我方才就是与妹妹说这个,谁知她少见多怪,惊动了赵师傅。” 玖儿笑着据实以告。

赵成只是温和地点点头,看来那段轶闻他也是知道的。

少姝赧笑,她心中的震荡渐已平复,忙转移话题:“青凤与孝儿也都跟着赵叔开始吐息修行了吗”

“是啊,往常到此时分,拙荆也该带着孩子们一块儿来亭间的,想来定是他们又在缠着母亲讲故事,故三人尚未入梦。”赵成恭谨答道,“话说回来,我那两个孩子最喜欢的,还是听少姝姑娘讲书,说比我们教的有趣,孝儿这两天喋喋不休,尽尽念着什么“尺蠖之屈”,“龙蛇之蛰”,‘穷神知化’,那小模样是在用功领会没错,真要多谢少姝姑娘的悉心教导!”

“哪里哪里,赵叔客气。”少姝甚是开心,笑嘻嘻地摆摆手,“青凤懂事善学,孝儿敢说敢问,赵叔这一对伶俐的宝贝,人见人爱呢!”

见赵成高兴得合不拢嘴,玖儿灿然一笑: “我妹妹这性子,不折不扣的孩子王,跟着她总错不了。”

“错不了,错不了,华岩馆的姑娘,家学渊源,多少人想求教都求不来的,”赵成不无感慨,目光竟有些闪烁迷离,饱含深情地说道,“早些年,我们也下山听过有道先生的课,那情景,仿佛是孩子们睁圆了眼睛围着姑娘听书,一般无二呐!”

这还了得,赵成竟然是高祖有道先生的弟子,少姝登时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颤声问他:“赵叔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