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清留学生 第七节 话语闻相近,细问是同乡

世博会每天早上九点准时启门,下午六点闭馆,成人进馆门票05美元,除了正对着东方的正门之外还有其他三个按照西,南,北分布的大门,以及一些更小的偏门,大大小小一共三十多处。

门前挂着所有参展国的国旗,五彩夺目,和其他国家的长方形旗帜不同,这一年大清国的国旗还是三角黄龙旗,而美利坚的国旗上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小星星。

杨彦昌一行人是从南门进来的,从门口开始直到中线,东侧都是美国展区,西侧占地最广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展馆,日本比二者小一些,再往下还有丹麦,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埃及,土耳其,夏威夷和中国,再小的就是秘鲁和智利了。

不过要是从北门进馆的话,一直到中道,西边最大的是英国,接着俄国,而瑞典,挪威和意大利最小;东边法国最大,接下来是墨西哥,瑞士,比利时,荷兰,巴西的展馆,在这里还有四分之一大的面积依然是美国展区。

杨彦昌他们现在就在美国馆里乱逛,说起来这里汇集了世界各色人种,但是论起衣服的花哨和款式另类就只有中国人和土耳其人了,其他各国人都是西服正装打扮,就连杨彦昌他们见到的几个日本人也不例外。

在出发之前为了不那么招人显眼,杨彦昌他们特地只套了一件薄薄的马褂而已,内里其实还是西服,不过,显然一百多个黄种人排着一溜长队即使再怎么变化也是人群的焦点,尤其这里边还有个名人的时候!

“阿昌,过来这个,这轮子怕不得三丈了吧?真厉害!”梁敦彦指着一台机器啧啧赞叹道。

“他啊,他还在忙着呢!”詹天佑了眼几步外被一群人围住的杨彦昌撇撇嘴笑着说道,接着着梁敦彦面前的大机器又说,“这个就是柯立斯蒸汽机,有一千五百马力,几个月前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就给我们介绍过,嘿嘿,到真品是不是比宣传册上的图画震撼?这就是机器的魅力!”

“震撼是震撼!不过我还是觉得等你发明了机器什么的我来用就行,你不我是谁?嗯?哈特福德高中的高材生,文学功底那就是这个!将来法学界的新秀!不要妄图说服我和你们一样把手弄得脏兮兮的。”梁敦彦整整衣领,在自己胸口竖起一个大拇指。

“什么把手弄得脏兮兮的?你们在说什么?”杨彦昌忽然出现在两个人身后,拍着他们的肩膀问道。

“没什么?我们只不过再说机器而已。”詹天佑解释道,接着着远处那几个仍然着这边的小孩问道:“把你的小粉丝团搞定了?”

“嗯!”杨彦昌点点头,“你说为什么这么多人都随身带着钢笔呢?还有签名这玩意是不是太泛滥了?我这算不算作茧自缚?”

“切!”身边几个伙伴齐齐对着某人竖起了中指。

……

打字机,印刷机,抽水机,缝纫机,织布机,造纸机,蒸汽机,电话机,甚至自行车和火车头,如果还有飞机的话杨彦昌相信美国人也会把它放进展馆的,应有尽有,目不暇接。

“你说要是大旱的时候有抽水机多好?只要水管够长,哪都能通上水!”蔡绍基说道,“而且放在中国咱们也就能用上自来水了,大家省得去挑水了,多好。”

“我娘每次给我做衣服一不小心就会扎破手指尖,流着血,我着可心疼哩,要是把缝纫机放到家里我娘就不要那么辛苦了…”

“我说还是打字机最好,最好能有汉字的,嘿嘿!彦昌,他们不是说你是小发明大王吗?这个打字机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和别人一起发明的,那你就发明个能打出汉字的,这样我们每次作文的时候也能轻松些……哎呦,刘先生,我也就说说而已,说说而已……”

“我,我只想要是这个电话机能通到我家去就好了,我,我就能和我娘说说话!好久没听过我娘的声音了……”这是潘铭钟的声音。

一时间,一群人万籁俱寂…

“我给你们说说贝尔发明电话机的事情吧!”杨彦昌拍拍手强笑道,“这才是五个月前的事情,挺好玩的,当时贝尔和好朋友约瑟夫·沃森先生一起研究电话,说实话当时他并不清楚自己能不能成功。一次实验的时候,他不小心把装着酸液的瓶子碰倒了,酸液溅到了他的腿上。”

“呀。”几个人惊呼道,“后来呢?”

杨彦昌笑了笑,“当时情况紧急,他非常疼痛,想也没想就对着话筒另一边的朋友呼救,他说‘沃森先生快来帮我!’,结果沃森在电话那头惊喜的呼喊‘贝尔,我听到你的声音了,你成功了。’这就是人们利用电话听到的第一句声音。”

“这是不是就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程大器在一旁拽文道。

“勉勉强强吧!”黄开甲评论道。

“那你说一句啊!”程大器不服气了。

杨彦昌轻松的笑了,总算他们不再低沉了,“阿钟,你说说这是什么?”

潘铭钟抬起头,他轻轻的说道:“这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76年的费城世博会和200年上海世博会一样,除了国家馆之外,美国各州也出资兴建了州馆。州馆主要充当各州参展事务办公室或接待室,有些州的行政长官在本州展馆内接待市民,有些州馆为本州游客提供邮政服务等。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己州中的成就展现出来。

说来好笑,从数量上,美国共建了24个州馆,而参展国国家馆总共才有5个。

“快,快,这里还有我们的作业。”

康涅狄格州馆中,一群幼童咋咋呼呼的好奇极了,在州教育局的展览橱窗里,赫然有着他们从初中到高中的作业,从绘画到习作应有尽有。

“这,这还有我们在肄业局写的诗呢!呃,可惜这翻译实在差劲。”李恩富吐糟道,大家都知道他在语言上有了不得的天赋,就在放假前他还得到了学校拉丁文比赛的一等奖。大家听了也不以为意,只不过要是容闳在这儿听到这话一定非得跳脚不行,自己辛辛苦苦和几个翻译整理出来的这些东西竟然得个“翻译实在差劲”的评价!岂有此理!

“哈哈,这还有咱们写的文章,你这是我写的《我心目中的美国》,这个是阿钟写的《游美记》,文耀的《风俗记》,还有,这还有《哈特福德高中记》,《庆贺百年大会序》,《美国土地论》,嘿嘿,阿昌!咱也是作家了。”欧阳赓兴奋极了。

“哼哼,全篇文章只有一页纸的作家。”谭耀勋毫不客气的泼上冷水,“你这是什么?厚厚的几本书,全是《哈利波特》系列,你拿什么去比?”

“呃…”欧阳赓一下子就蔫了。

就在这时,身边忽然多了很多人,“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他们都围着什么?”

幼童们有些好奇,几分钟之后,杨彦昌他们忽然就着那群人慢慢互相拥挤着分开了,只见一个身影从中挤了出来。

嘿!长长的辫子,整齐的长衫,举止彬彬有礼,面带笑容,谁说不见中国人的?这不就是个吗?杨彦昌几个惊讶的互相…

李圭刚刚从这群好似稀罕的洋人中间走出来,就见自己面前竟忽然多了数十个黄皮肤身影,再他们脑后一样挂着的长辫,和西服上罩着的短褂,他灵光一闪忽然想到昨个儿报纸上的那页新闻来。

笑了笑,欣欣然走上前去,远远就抱拳道:“他乡遇国人,不胜欢欣,在下李圭,有礼了!”

ps:强烈感激egg96大大的打赏!强烈感谢所有投票收藏的兄弟!李圭被重重包围不是瞎编,根据李圭本人写的《美会纪略》中提及“此间华人绝少,洋人习见者又皆佣工短衣之流,若衣冠整肃,指动有常者,则是见所未见。无不以得一见,交一言为幸,而啧啧叹美,礼敬有加。因之每至一处,竟若深入重围,几不可出…”

好吧,可以出这家伙有些自恋了。

2悄悄告诉大家近来票票打劫党正在兴起,三言本着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强烈要求大家把票票拿过来,危险我来担!